手術模擬

以前多顆牙的補骨手術,都看著電腦斷層,藉由三視圖,腦中重組手術可能看到的畫面,這個方式很消耗腦力,手術臨場感也低。

之前台大學弟拿3D列印的齒槽骨,找我討論手術計畫,雖然我年資比較深,反倒是自己學到很多。於是也試著把案例,3D列印出來,做手術模擬。

拿任何可塑形的軟蠟、黏土,當作骨粉,先堆出理想植牙的骨量,拿消毒紙,或接近再生膜性質的替代品,模擬裁剪不可吸收再生膜。

這順序很重要。以前手術比較急躁,先剪再生膜,放骨粉後,才發現再生膜大小不夠。能事先手術模擬,紙片可以隨意挑選大小,無限制地剪裁,再送進消毒鍋,手術當天就可以照這樣剪。甚至,拿過期的再生膜,更可以模擬內部鈦金屬支架的位置,事先彎曲好,放在3D列印材料上,研究釘子的位置。

我的YouTube影片裡有提到,不可吸收再生膜需要「Passive Fit」,減少後續併發症。如果不夠passive fit,金屬支架的內部應力一多,釘子可能會鬆脫,造成補骨區域「固定」不足,骨生長就不是很順利了。

手術模擬的同時,打開教科書,兩本Urban‘s Vertical Ridge AugmentationGrunder’s Implant in the Esthetic Zone,看看大師們怎麼擺放再生膜,讓自己更貼近他們一點。

手術模擬的同時,也請跟刀助理,一起準備手術流程,尤其是釘釘子的手勢與節奏,讓團隊提早進入手術狀態。

經過如此的演練,我發現到,手術前的焦慮感降低不少,同時,實際手術時間更快,手術後的踏實感也有增加喔~~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Twitter picture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