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BR的舌側提升,會讓內側角化組織變少,或是,案例即使沒補骨,原本就舌側角化組織缺乏。這幾年自己也想解決這個難題。試了幾個不同做法,有一些心得。
一開始的Partial Thickness皮瓣移動,只須刀片劃開表層,其餘用鈍器械推下去。跟Tension free flap release這篇的手法類似。意即,切得少,推得多。
固定的關鍵,這幾年我發現,是縫針。因為有舌頭會移動,空間小,不易操作,而且進針、取針時機很短。縫針找1/2彎度,短如10mm,短進短出,要快,沒有多餘時間再找針頭。針還要利,故角針遠比圓針更好。個人經驗,縫針規格,3/8 彎度,13mm以上,也可以,但是會增加手術難度。短、勾、銳,很重要。
還有另一個固定的技巧。一開始graft容易滑動,用針進出graft,不容易固定。不如專注在cross mattress進出旁邊的骨膜上,利用縫線先將graft壓住。縫到尾聲再用針進出graft,做最後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