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1年末,Istvan Urban最新的補骨書,出版了。或許有人會問,2017年不就有出版了嗎?有什麼差別?
2017年的上集,是作者早年的作品集,這些案例使用的是舊款PTFE再生膜,也就是Gore Tex non-resorbable membrabe,後來換到dense PTFE。書裡面有補骨基礎觀念,如挑選病患、術前準備、材料解釋、解剖構造,手術原則,有不少追蹤10年以上的案例,非常漂亮。
Vertical 2 這本是續集,不是第二版。翻過圖片,或許會有以下感受:
「這些案例超難,用得到嗎?」
「每個案例經歷好多次手術,不是很實際。」
的確,這種世界級高手的案例,都很誇張,離我們很遙遠。但是我比較好奇的是,是手術當下,他怎麼想的?為何這麼做?有些新創術式是如何發明的?有什麼可以借鏡?
Vertical 2有個特點,每個區域的第一個案例,都有詳細的分鏡照片,與同步的文字,一步一步解釋。有時停頓,有時連續,作者希望讀者,閱讀時像是看手術影片,同時會解釋為什麼這樣做、他是怎麼思考的。
每個案例後面,都有一塊「學習重點」,有的檢討自己如何更好,有的提醒讀者案例重點與思考規劃,非常值得一讀。
這次Vertical 2,幾乎都是用最新的Perforated dPTFE,這個材料尚未發表很多文獻,我認為可以等文獻出多一點後,再嘗試,依據第一章的動物實驗,應該快發表了。
此外,本書有三分之一,談的是大量補骨後,軟組織要如何恢復理想的質地與顏色。選擇補肉手術,也有分「安全」、「快速」、「技巧」三種路線,甚至inter-implant papilllae如何用手術做到?什麼是ice-cube technique?iceberg technique?這搞不好會成為最新的討論焦點。畢竟冰塊補肉、冰山補肉,很有趣也很有畫面感~~


Istvan Urban在前作五年後,又累積更多高難度案例,嘗試不同材料,創造更豐富的手術技巧,帶領讀者進入The Next Level。
Pingback: 書評與心得-Buser’s 30 Years of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| 藍正邦 Cheng-Pang Lan, DDS, MDS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