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得知這本書?
2015年謝哲青與劉軒的誠品講座,分享影響自己最深的書。
劉軒分享的是《流浪者之歌》,1922年,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Hermann Hesse之作。劉軒15歲時,開始閱讀。長大後,環遊世界時,只帶這本,二十年來看到被翻爛的書。
這部小說在寫什麼?
《流浪者之歌》的主角,出生在美好家庭,有禮貌,受愛戴,但不曾為自己帶來快樂平靜。有一天遇到苦行僧,拋下一切,跟著苦行僧修行。
途中,參拜釋迦牟尼本尊,與他對談,主角想求道卻沒有得道。
下山返回世俗之後,被一位女子吸引,費盡心力追求。同時成為一位成功的賭徒、商人、父親。
過程中他歷經一切,又失去一切,回到原點。最後,他來到河邊,與船夫一起當擺渡人,觀察河流的動態,體會人生無常,停止對抗命運,停止受苦,認識圓滿。
他從凡人覺醒,成佛。
有什麼體會?
小說有許多情節會讓自己陷入而不自知,如鏡子般反射自己的人生。
主角跟釋迦摩尼學習,但不走恩師之路。
主角經歷艱困和尚、富貴人家,最後選擇當擺渡人。
主角晚年兒子與他分離,與早年主角和父母分離互相呼應。
最令人流淚、動人的地方,是與愛人的死別。主角感受到的,不是猝死帶來的悲傷,而是時光重疊的永恆。
而小說最美的境界,是作者用一堆又一堆的圖像,如一把火燃燒著最真摯的愛,形容主角成佛時刻。
1922年諾貝爾文學獎作品,如是。
推薦給誰看?
想找尋自己人生道路者
對諾貝爾文學獎好奇者
對佛教、印度教,有興趣者
想了解小說如何影響人的一生
不推薦給誰看?
想輕鬆讀小說者。這部文字艱澀,需耐心慢讀。
《流浪者之歌》是2017年,書呆子看過最好的小說,分享給各位。

目前有兩種版本,這是德文直譯,遠流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