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比賽前一天,在飯店前的留影
人生初鐵 賽前準備
什麼是鐵人三項?奧運標準鐵人,總長51.5Km,依序是,游泳1.5Km,單車40Km,跑步10Km。還有超級鐵人,總長226Km,半程超級鐵人113Km。這是一個分開進行難度不高,但是一起進行,就是心理與生理的考驗。
半年前,小濤學長一句「要不要來玩三鐵?」本來就很嚮往鐵人三項,當下只考慮沒多久就答應了。其中最弱的是單車,還好三個月前,和周醫師一起單車環島,體驗一下長程訓練的感覺。
「練鐵人三項,很容易受傷吧?」
「鐵人三項,長時間操練核心肌群,最後會爆掉啦!」
「訓練時間根本不夠,每週三次,還要進健身房重量訓練。」
「書上寫,進入51.5公里鐵人前,要先完成26.6公里鐵人。怎麼辦,完全沒有比賽經驗,連路跑都沒有,就直上51.5鐵人三項。」
「科學化訓練,需搭配心跳錶(帶),以增加效率,可是裝備要萬把大洋,怎麼辦?」
「鐵人三項,分開玩還好,同時一起進行,應該很難吧?」
沒有時間,就平時有短短的空擋,就出門跑河濱公園,有比較長的時間,就去游泳。
沒有裝備,就防水耐用手錶,心跳看手錶量脈搏。
沒有單車,就先用租的,或是和朋友借車。
體力不夠,就慢慢游,慢慢騎,完賽就好。
身體受傷,可以更瞭解自己的身體,認清自己的強項、弱項,以及傾聽身體的聲音。
但是這些不夠,比賽前幾個月,自己還是會納悶:「沒事幹嘛報名比賽。」
剛好高中同學曾玩過幾次113鐵人,他說:
「先讓自己喜歡運動吧!」
比賽前一個月,每週日六點,都和朋友去路跑比賽練跑,嘗試長距離跑步。曾經歷過腸胃不適、天氣大雨,也都能跑完十二、十三公里。更重要的是,還可以調整作息,把工作時間都是夜間的我們,調整到早起,早用餐。另外,還可以讓自己更注意飲食內容。
每週只練一次十來公里的路跑,實在不夠。比賽前一月,一年前的椎間盤突出的問題,又再次出現了。而且這次不只跛腳,連從椅子上起身的瞬間,都疼痛不已。連續數日勤跑復健科,也不見症狀改善,有時需服用止痛藥才能上班。醫師指示,運動時不會疼痛才可以進行。即使在比賽前一天,腰部因簡單跑步都疼痛不已,但游泳和單車還好。復健科醫師說:「若運動會疼痛,就要停止,以不會痛為原則。」這時候,我已經打定主意只能完成游泳與單車。
Pingback: My First Triathlon Part II-Game Day | 藍正邦 Cheng-Pang Lan, DDS, MDS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