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不曾聽完一場演講後,回家寫長達1600字的心得?

寫給老師的一封信–2012張文魁紀念講座心得

文章完成日:2012/9/10
文章第一次編修:2015/6/14

週六早上的演講,才九點五分到會場,裡面已經坐滿了,非常驚訝。

說起來真慚愧,我去之前心裡想的是自己是牙周病醫師,也是王醫師的學生,再忙也要去參加,原以為沒什麼人,但是到了會場,才知道原來張文魁老師不只是王醫師的老師,也是全國所有知名牙周病醫師的共同老師啊。剛才上網找了一下曾醫師演講中提到的張文魁老師的文章,我找不到?(註)

第二次聽曾春棋醫師的演講,的確很佩服曾醫師說故事的能力,很少醫師會分享自己的人生哲學。大部分的學術演講,內容不外乎是「如何做」、「為何做」,但是這次曾醫師的故事,說的既不是「如何做」,也不是「為何做」,而是自己平日看病人的態度。這樣的演講,比起花一萬元聽大家所謂的大師來的值得。而大家看到的「大師」,隨著自己愈聽愈多,才發現只不過是在會議開始前,第一張slide裡面寫的學歷與經歷而已。看「大師」秀的case,完全不如我們在台大會議裡面的案例漂亮。

拔牙或植牙?

老師常常暗示著大家,implant與natural teeth之間,留下natural teeth比較好。這個我真的相信,在牙周病科的每一位學弟妹也都相信,甚至我相信週六在場的牙周病醫師都認同,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,每隔週三一起開會的Prosthodontist、 Orthodontist都相信嗎?甚至,從實習醫師畢業就進入職場服務病人的學弟妹們,都相信嗎?

上週去台南聽Massimo Simion演講,遇到大學同學,於是和他分享目前台灣健保牙周病的生態。簡單說,花一小時做完全口scaling and root planing,一個月後所有後牙都要開刀,開刀的時候再放些材料收錢,三到五年後,告訴病人你沒刷乾淨,全部再做一次。或是在診所,使用雷射或抗生素,大概兩萬到四萬,然後也是三五年後,告訴病人沒刷乾淨有些要拔牙,全部再做一次。這些狀況,可能我自己形容得很誇張,但是這是真實的,為什麼?因為這樣做完全合法,完全符合健保規定,完全符合醫師應收的人力或材料成本,但是不能解決病人的問題。這背後的問題很多,我也沒辦法全部了解,但是我待過很多地方,這是我看到的現象。還好我很幸運,在台大的環境可以學到比較好的治療方法,用在病人身上。寫到這裡,老師應該可以了解,牙周病醫師的困境,還有為何大家都愛拔牙愛植牙。

問題不在Implant or Natural teeth二選一,問題在於大家都想學implant,而我們應該教所有醫師正確的implant treatment planning ,或分享正確的implant treatment philosophy,這樣才可以服務更多的病人,更多的病人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。implant therapy是未知的,所以大家會擔心,但是光是擔心是不夠的,我覺得要了解後再擔心,這些包含多看文獻、多聽演講,不過真正我認為最重要的,還是要學會獨立思考─分辨什麼是對的、什麼是錯的,全由自己判斷,不受他人影響。台大的環境與許多老師,真正教我的是學習如何獨立思考,這是最大的收穫。

我也認同張迺旭與曾春祺醫師說的,scaling & root planing and OHI最重要。以前有個第二年住院醫師請我幫他check root planing,我花了快半小時教他關於sharpening, finger rest, p’t position and dentist position,結束的時候住院醫師很感動的跟我說:「學長,你教得好詳細,為什麼我以前當實習醫師的時候沒有學到?為什麼沒人教我?」除此之外,我又擔心,真的OHI這麼重要嗎?會不會重要到病人復發,醫師都要怪病人沒刷乾淨?會不會重要到因為這是病人要控制的因素,沒有醫師想要做牙周病?會不會重要到學弟妹一聽牙周病都是要刷牙,所以醫生不論做non-surgical or surgical therapy,結果都一樣?導致沒有學弟妹想學牙周病?或許我太危言聳聽,但是這些都是我親身聽過的事實。

有人說牙周病近年來愈多人想學,其實是因為implant therapy的興起。我之前常跟台大學弟妹開玩笑,只要看有醫師花時間在教病人刷牙,就知道他是來學牙周病的,只要發現醫師沒花時間在教刷牙,就知道他是來學植牙的

為什麼選牙周專科?

回顧當年實習醫師的時光,決定要走牙周病專科原因,是因為學校老師的熱忱教學,才決定學牙周病的。當時implant是什麼也不知道,也不知道牙周病專科醫師要會做手術,然後implant surgery是由牙周病專科來做的也不曉得,就這麼一頭栽進牙周病界了。而在學習的過程,才知道手術有這麼有趣迷人,才知道看文獻很累但成就感很大

最後,感謝老師舉辦這場演講,看到台大學弟妹團結一起在幫忙,還蠻開心的

(註)後來我找到了,張文魁醫師的文章非常經典,雖然在1998年,但是到現在2015年,還是對每位醫師很受用。

One thought on “曾不曾聽完一場演講後,回家寫長達1600字的心得?

  1. Pingback: Why Atte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? | 藍正邦 Cheng-Pang Lan, DDS, MDSc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